清华新闻网5月28日电 5月24日,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出版社举办的“《面向未来的新工科建设——新理念 新模式 新突破》出版座谈会”在清华大学主楼举行。
同济大学陈以一教授,天津大学顾佩华教授,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余东升教授,电子科技大学黄廷祝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薛正辉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东升教授、陈龙飞教授,北京大学宋洁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林金安副总编辑,工科事业部主任张龙,清华大学余寿文教授、李双寿教授、赵海燕教授、杨锐教授、林健教授、石中英教授、刘惠琴研究员、韩锡斌教授等参加了会议。凤凰卫视、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开幕式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韩锡斌主持,学术研讨活动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刘惠琴主持。
石中英致辞
石中英首先致欢迎辞。他指出,以召开出版座谈会这种学术方式来庆祝清华建校110周年具有重要的意义。工程强国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之一,而工程人才培养在其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清华大学经过长期探索,在工程人才上形成了独特的教育传统;工程教育学科是清华教育学科的第一特色,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工程教育学科建设取得了突破性成效。林健教授的著作《面向未来的新工科建设》是清华大学工程教育学科建设取得的新成果,对新时代工程教育和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凝聚院内外、校内外和国内外不同领域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推进学校工程教育研究及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
林金安致辞
林金安在致辞中指出,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全国高校正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总书记讲到要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出版座谈会的召开意义重大。新工科建设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挑战、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和建设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新工科建设自2017年推进实施以来,林健教授一直积极参与其中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对此,高等教育出版社积极支持理论成果的总结和提升,进而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新工科建设中。
林健作主题报告
林健首先介绍了清华大学工程教育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随后作了题为“引领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工科建设”的主题发言。在通过数据说明工程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地位后,林健从以下9个方面在简要阐述新工科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突破的同时论述了新工科建设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引领作用:新工科建设的思路、教育教学理念、新工科的研究与实践、人才培养标准、传统工科专业转型升级、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复杂工程问题解决等。最后,林健指出,新工科建设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0的继续、拓展和深入,是建设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行动,将引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随后,在以“新工科建设及其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和引领”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上,与会专家围绕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陈以一发言
陈以一指出,清华大学工程教育学科建设实为“谋定而后动”,对同济大学学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与此同时,林健教授的著作体系完整、分析深刻、资料详实,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参考价值。陈以一围绕工程师专业胜任力培养强调了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确立,尤其是工程领导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顾佩华发言
顾佩华指出,林健教授的著作突出了新工科建设面向未来的核心特征,精准地概括了工程教育要形成新理念、新模式、新突破的核心要求。加速变化的数字时代、颠覆性技术的迭代对工程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新工科建设即是对快速变化时代的响应,也是中国工程教育前所未有的机遇。
余东升发言
余东升指出,林健教授在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教育专业认证、CDIO、新工科建设等重要改革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具有重大理论高度和实际影响的成果,对中国工程教育研究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黄廷祝发言
黄廷祝认为,《面向未来的新工科建设》一书中深刻阐述的研究性学习和挑战性学习需要大力推广,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核心的新工科教育质量标准等的确立是高校管理者、专业负责人和一线教师关心的实际问题。
薛正辉发言
薛正辉认为,当前高等工程教育中存在的交叉融合理念缺失、教师投入教学精力不足等问题迫切亟需改革,而改革的推进尤其需要以新工科建设研究为代表的研究成果的指引。
文东升发言
文东升认为,未来工程教育建设需要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国际化,要更好地结合理论,指导探索国际化的新工科建设,实现新工科建设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引领作用。
陈龙飞发言
陈龙飞认为,新工科建设要注重存量的优化和更新,从体制角度出发鼓励高校教师开展学科交叉的新研究,从学生角度出发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导向的多学科交叉培养模式。
宋洁发言
宋洁认为,工科不同于理科的关键在于工科要应对快速变化、复杂的场景,更加贴近市场,但是新工科启示我们拥抱工科和理科的融合,推进二者的融合和落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推动工程机理和数据的融合,模型和算法的融合,模型和算力融合至关重要。因此,未来新工科建设可以更多推动基础学科和新工科的融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余寿文发言
余寿文认为,在当代世界格局大变化的情况下要从宏观的视野来思考中国新工科的使命。新的工科建设要强调深入和社会、工业企业的实践结合,从中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领导力,培养新型的现代工程师。与此同时,新工科建设应该是和谐的,《面向未来的新工科建设》一书中讲到新型工科、新生工科、新兴工科等,要强调分类卓越,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全国新工科的和谐发展。
李双寿发言
李双寿指出,新工科的重要特征在于与时俱进,大学工科教育需要与基础教育和产业发展深度结合,希望林健教授的新作继续指导基础工业训练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推广以工程项目为导引的教学模式,结合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的产业前沿技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适应新工科发展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教学体系。
赵海燕发言
赵海燕认为,林健教授的著作在培养方案设计、尤其是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对工科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对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修订也极具借鉴意义。
杨锐发言
杨锐认为,新工科建设应该是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在新理念、新模式、新突破中,新理念首当其冲,无论是宏观的气候变化还是微观的新冠疫情,都具有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同时,跨界融合和学科集群发展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方面。
刘惠琴总结发言
刘惠琴在总结发言时提出,如何推进面向未来的新工科建设,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希望能够与在座的各位工程教育领域专家以及全国的工程教育专家和高校精诚合作,共同推动新工科建设以及工程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