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ICEE)指导,中国青年报社、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邀请的9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中国青年报全媒体平台开讲《2023工科新生“开学第一课”》,分享他们的经验、见解,揭开工程与科技领域的神秘面纱,为工科新生打开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
2023工科新生“开学第一课”
2023工科新生“开学第一课”通过九位杰出院士的访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材料科学、电子信息、仪器、自动化、纺织、机械、能源、计算机和地质等工科专业的精彩世界。每一位院士分享了他们的热情和见解,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些专业的内涵和前景。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校长聂祚仁介绍了材料类专业。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材料是人类社会进化的里程碑。材料是人类用来做有用构件的物质,新材料、新能源和信息是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材料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领域,学习材料专业将会是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培养过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宏科介绍了电子信息类专业。他认为电子信息类专业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在信息时代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有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等分支。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龙腾介绍了仪器类专业。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仪器的进步。仪器的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还有很多短板和弱项,非常急迫地希望高水平的青年学者能够参与进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副校长唐立新介绍了自动化类专业。自动化专业应用面非常广,在社会各个领域特别是在制造和工业领域的提质增效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专业对学生的思维方式、综合能力、系统设计能力、创新能力都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只有持之以恒、保持工匠精神,才能把设计的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介绍了纺织类专业。纺织类专业是一个与国家重大需求、经济发展、人民健康、百姓生活都密切相关的专业,主要研究纤维及其合成体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林忠钦介绍了机械类专业。中国是世界上工科人才培养人数最多的国家,在三十一个大类中,机械专业是最大的,每年约培养二十万人。机械类专业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等。要想学好机械工程,必须基础要厚、能够实践和创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陶文铨介绍了能源动力类专业。能源动力类专业分为能源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三个方向。我们国家的前辈学者周培源、陈大燮、王补宣、杨世铭、岑可法、钱学森等人都做出过杰出贡献。想要做出成绩,坚持是最重要的品质。
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大学教授吾守尔·斯拉木介绍了计算机类专业。计算机类专业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面向系统偏向应用的工程学科,主要特色是理论性强、践性强。年轻人应该把握机遇,时刻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紧密相连,在技术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勇挑重担,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郝芳介绍了地质类专业。地学是一个和现代科技紧密结合的学科和专业领域。他表示,要把研究当成是一辈子要奋斗的事业来看,热爱让人成才。
国际工程教育中心对2023工科新生“开学第一课”进行了学术指导,在课程的录制拍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我国工程教育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